马志英三进马沟村 ——邢台县林业局退休干部马志英下乡培训之三 1月19日一大早,邢台县城计头乡马沟村支部书记李长友就开始在大喇叭里吆喝群众不要安排别的事情,县林业局专家来村里讲解板栗树冬季修剪技术。 “滴 、滴、滴”,上午九点钟,邢台县林业局科普车如约赶到。大家都翘首期盼的专家一露头,一下子热闹起来。“呵,这不是老马啊”,“马书记,又让你跑来一趟”。 “乡亲们好,对马沟村来多少趟也不嫌烦”,马志英一边走一边跟群众打招呼。记者有点纳闷,为什么大家都说又来了的呢,带着疑问侧面打探一番,脑海里构思出本文的题目轮廓。 事情还得从十五年前的马沟村板栗发展之初说起。马沟村有600多口人,号称万事不求人,啥手艺的人也有,但是板栗生产却落后于别的村一大截,经一位在外工作人员的引荐,时任县林业局书记的马志英第一次来到马沟村,确定了3户为示范园,开办修剪培训班,由于群众对果树管理不重视,仅仅有20多人到场听课,管不好树其效益也就可想而知。 到了2012年冬季的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马志英的手机上,原来是马沟村支部书记李长友求助他再去讲一次果树管理课。那一天,马志英在山里的老家,早早起来跨上摩托车,冒着寒冷骑奔60里路第二次来到马沟村,这一次跟上次的场面大不一样,六七十号人已等候在村旁。“马书记,按照你的技术要求,我的栗子收入了6万多呢”,果树第一大户李光普拉着老马的手感激不尽,好几位小青年高兴地说:“马书记是邢台市道德模范和感动邢台人物候选人,我们还投了票呢”。 榜样的效益就是最好的讲课,不少人后悔没有把合理修剪当一回事。吃一堑长一智,听说马志英又来讲课,不用大喇叭喊叫,就赶到讲课地点。 马志英从东坡翻到西岭,选择三个不同地形、不同树龄进行了现场指导,一直讲到下午1点半才下了山。技术的引进,让过去产量低质量差的马沟村很快跃为板栗生产大村。 转眼间又是几年过去了,马沟村的板栗产量有新的长进没有,修剪技术成熟了吗?这些一直挂牵在老马的心上。这不,专门抽出时间上演了一出三进马沟村的科技大戏。 “大家伙儿的修剪技术有长进,但只能得到50分,高产的秘密恰好就在剩下的50分里”。马志英还是选择已修剪过、未修剪的地块分类讲解。当讲解完板栗丰产必须具备充足的水肥、良好的通风透光、优质的品种、整体平衡的修剪技术四大条件时,在场人员无不拍手称赞。 这一次培训不仅光马沟村人,连临近的菜峪、左庄、赵峪等村也不约而至。 邢台县城计头乡政府任付珍 2018年1月19日
|